「人生记忆」电报:曾经的不详之物




说起拍电报,年轻人已经不知道是什么东东了。对于已经年近半百的我来说,电报是少年时代难忘的一种记忆!
记忆里,电报是个不详之物:但凡谁家收到一封电报,大多数时候是坏事来了,很少有报喜的。要知道那个时候,拍一封电报是件奢侈的事情:几个字,就得几块钱,那时候普通人家两口子的工资也就五六十元。人们传递信息一般使用书信,万不得已的时候才会狠狠心拍封电报。电报就几个字,常用的就是:见电速归,几日几点车站接之类的话语,和后来的短信极为相似,不同的是短信是一对一,电报内容经过数道工序破译最后派人送到人们的手里。送电报的人员是专职的,他们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准确送达,而且是“货到付款”,收电报的人需要支付几元钱的费用,就是说电报也是双向收费的!
1978年夏天的一天,我刚刚上学。村里来了送电报的,是给我邻居家的,电报内容:父病速来齐市接。大人告诉我,邻居家的爷爷去东北齐齐哈尔开荒种地,病了,回不来了,让家里人去接回来。几天后的中午,邻居家的兄弟俩拉着板车进了村,车上的人正是他们的父亲,不过人在路上就去世了......
当然,也有报喜的电报,不过相比之下很少。我们村在部队当兵的人很多。每到过年的时候,军属家庭就会接到电报,基本都是报平安或者立功的,还有回家探亲让家人去车站接站的。那样的电报带给人的欣喜记忆深刻!
我一辈子就拍过一次电报。1990年夏天,我在武城县上班。因为想通过北京的亲戚联系中央电视台派记者来武城采访,开始是写信联系沟通,但一直定不住具体时间。一个星期日的中午,正在老家休息的我收到一封电报:记者明日出发下午四点德州站接!我一看傻眼了,一口气赶回单位,马不停蹄地向领导汇报。领导也在家里休息,知道消息后一面安排接待,一面让我去邮电局回电。记得我一溜小跑满头大汗地赶到了邮电局的营业厅,在电报单上填了两字:明见!
时光如水,往事如烟。三十年过去了。当后来人们有了BP机,用上了手机,现在短信和彩信都不用了,而是天天看微信,视频聊天直播……
想起当年的电报,几多感慨,几多思索,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,电报那个不详之物再也不来了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