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elegram如何成香港犯罪温床?




即时通讯软件Telegram被认为在香港反修例风波中扮演指挥平台的角色,供示威者接收指令和决定行动方案。昨日(3月30日),某Telegram频道(单向向订阅者传递信息)的管理员萧显龙被检控,并在观塘裁判法院提堂。裁判官押后案件至5月25日,同时拒绝被告保释申请。
今年32岁的被告萧显龙,是Telegram频道“开挂之达人”的管理员,该群组有超过2.1万人订阅。“开挂之达人”群组上多次发布有煽动性内容,如鼓励使用者向持不同意见人士使用暴力、制造汽油弹、纵火、堵路、阻塞铁路、攻击警方等。
▲“开挂之达人”曾发布信息的截图
网络安全及科技罪案调查科警司莫俊杰表示,“过去9个月,警方发现有人通过网络平台、社交软件,散播仇恨的言论,虚假资讯,不断在互联网世界散播仇恨的种子,分化社会,加深敌意,煽动暴力,鼓励不守法”。警方网罪科经深入调查后,锁定“开挂之达人”频道,并在3月27日于屯门拘捕萧显龙。
▲网络安全及科技罪案调查科警司莫俊杰
据悉,该频道已运作至少6个月,初时其在黄丝一众文宣中并不有名,但萧显龙其后开始不择手段博出位,最后竟摇身一变成为黄圈“网红”。3月15日,萧显龙还曾发布煽动性不实消息,指田心警署对面的显沛楼有人叫救命,又称深水埗海丽邨有人“被堕楼”。
萧显龙被控3项煽惑他人有意图而伤人及1项煽惑他人犯公众妨扰罪,控罪指称他“分别于2019年11月12日、13日及18日,在Telegram上发布意图使他人身体受严重伤害而非法及恶意伤害他人的信息;且于2019年12月9日,以同样方式非法阻挠香港铁路的路轨及公众通道,对公众造成滋扰”。目前该频道已关闭。
▲警方在该频道发布消息
Telegram为何受暴徒青睐反修例示威风波期间,香港大量示威者和暴徒从Telegram上100多个频道取得信息,完成动员。群组上发布的信息内容从未来几日示威行动安排,到如何扑灭警方发射的催泪弹,甚至传授辨认疑似卧底警察身份的技巧,更公布有一些建筑大门的安保密码,以便示威者躲避警方抓捕。
Telegram软件在2013年推出,由俄罗斯兄弟尼古拉杜洛夫和帕维尔杜洛夫创办,特色是私密聊天。因为采用端到端的加密方式,两人的聊天记录只有聊天两个人知道。此外,依靠特色的MTProto传输协议,Telegram上的信息安全性高于我们熟知的微信、QQ或者WhatsApp的通信软件。至于Telegram频道,业内人士形容其就是一个完全体的暗网网络论坛,而且功能强大。近日备受关注的韩国N号房事件,涉案人赵如彬即通过Telegram分享非法视频片段。
路透社曾报道,2019年8月,Telegram开发者表示为了再度提高软件信息安全性,在更新中增加了停用电话号码配对的功能。有评论指,此举变相保护示威者的身份不被获取。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示威者可以在Telegram上肆意发表谣言、煽动社会而不用接受相应惩罚。
Telegram管理员被捕非个案2019年11月,24岁的餐厅兼职女侍应许佩怡作为Telegram某群组(加入成员可以参与讨论)的管理员被捕,许被控于2019年11月14日,与几人一起非法煽动软件使用者纵火损坏他人财产;11月17日,以同一手法煽惑他人恶意伤人。今年1月9日,许佩怡在东区法院被提堂,后于1月21日在高等法院申请保释,法庭终批准她以5000元现金、3万元人事担保等条件保释外出。
早在2019年6月11日,Telegram群组“公海总谷”(有约2.7万人)的一名管理员被捕,警方表示其涉嫌“串谋公众妨扰罪”。
▲资料图
华声微评:持续多月的香港暴力活动中,暴徒借助以Telegram为主的社交软件平台,每日传播大量煽动暴力的言论及图片、视频,用假消息蛊惑、煽动,制造一出出愈演愈烈的暴力活动。
互联网从来不是法外之地。警方已表示,任何人在群组内参与讨论时要小心不可触犯法律,因为有人在不同的群组煽动参与者提供意见及展开一些具体行动,讨论一起去攻击某个地方,参与这些讨论都可能违法。
萧显龙被提检是法律在“敲黑板”,Telegram这些社交平台可别当听不见。
▌微评:吴盈玲▌来源:独家